14例隐球菌脑膜炎的诊断及治疗
目的 探讨我院隐球菌脑膜炎感染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983年12月至2003年11月间我院14例隐球菌脑膜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例隐球菌感染患者,男9例,女5例,其中3例有基础疾病,其余11例病前没有基础疾病.1例病前有明确的鸽子接触史,1例病前有淋雨受凉史,复发病例复发前1周有生产史、余既往均体健,均无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病史.起病以急性(7.14%)、亚急性(71.43﹪)和慢性(21.43﹪)为主92.86﹪的病人有进行性加重的头痛,42.86﹪的病人有发热,哎吐11列,视物模糊3例、癫痫小发作1例、听力下降1例、面瘫3例、眼外展受限1例、复视2例、神志恍惚谵语3例、步态不稳2例、脑疝3例.脑脊液力最高达750mmH<,2>O.CSF白细胞数;2-520×106/L,分类中皆以多核细胞为主;蛋白质0.3~6.6g/L,糖0.23~2.64mmol/L,氯化物105.3~137mmol/L.7例病人(50﹪)CSF墨汁涂片染色3次及以上才发现隐球菌,6例病人被误诊,5例(35.71﹪)曾被误诊为结核性脑膜炎,1例(7.14﹪)曾被误诊为小脑肿瘤,阻塞性脑积水,误诊率高达42.86﹪.13例用二性霉素B(AmB)或二性霉素B脂质体(LamB)联合5-氟胞嘧啶(5-FC)及(或)氟康唑(Flu)治疗,治愈率42.86﹪;病死率35.71﹪.结论 隐球菌脑膜炎临床表现多样,易误诊,常规作CSF墨汁染色可提高诊断率,尤其是多次脑脊液汁染色找隐球菌对减少隐球菌脑膜炎的误诊显得尤为重要;离心沉淀做涂片染色,可提高隐球菌的阳性率.有条件应做隐球菌抗原抗体检测,乳胶凝集试验检测CSF中新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的方法较为敏感、快速,敏感性可达98﹪,特异性99﹪;此外,抗原滴度的变化,对观察疗效、判断预后及是否终止疗程有重要意义.两性霉素B是治疗隐球菌脑膜炎的首选药物,两性霉素B脂质体可减轻两性霉素B的毒副反应.
隐球菌脑膜炎 二性霉素B 脂质体
杨春 邹启园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科(重庆)
国内会议
厦门
中文
160-163
2003-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