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先开发和发展粉煤灰轻集料
进入90年代以来,我国人造轻集料(陶粒)发展很快.全国1997年总产量已达300万m<”3>,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平均产量的5~6倍,产品种类也由七八十年代以粉煤灰陶粒为主(堆积密度600~700kg/m<”3>)变化为当今以粘土陶粒为主(堆积密度<500kg/m<”3>).这种变化固然是市场需求超轻陶粒所致,但也与对粉煤灰轻集料缺乏了解和开发不力有关.1997年”第五届全国轻骨料及轻骨料混凝土学术讨论会”上,主管领导和与会专家一致提出:”基于我国的基本国策和实际情况,应优先开发和发展粉煤灰轻集料及其制品”.这既是国家政策的正确导向,也是粉煤灰轻集料多种优势的必然结果.本人就此进行了分析,愿与同行研讨商榷.
粉煤灰 轻集料 轻骨料混凝土
范锦忠
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
国内会议
兰州
中文
147-153
2004-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