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粉煤灰烧胀陶粒的设计与试验研究

1998年我国人造轻骨料产量达到300万m<”3>,品种主要是粘土陶粒,包括普通型和超轻型.原料的来源绝大部分是取于耕地,这是违背国情的原料路线.我国每年的粉煤灰排量达上亿吨,建造贮灰场,大量占地,造成环境污染.基于保护耕地、节能利废的基本国策,应大力发展利用粉煤灰的人造轻骨料.普通型和超轻型骨料具有保温隔热和耐火等优良性能,但力学性能较差,吸水率较大;而低吸水率和高强度的轻骨料虽然呼吁多年,但因生产工艺复杂、成本高,在我国仍处于起步阶段.2000年天津永定河新桥采用上海粉煤灰陶粒配制高强混凝土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在日本,虽然近十年轻骨料的产量急剧下降,从1991年110万m<”3>下降至2000年40万m<”3>,但是仍成立了全国统一的”高性能轻量混凝土研究委员会”,专门研究利用粉煤灰等废料开发新型陶粒.用粉煤灰烧制高强陶粒是一条切实可行的技术路线.本文对粉煤灰烧胀陶粒的设计与试验研究.

粉煤灰烧胀陶粒 人造轻骨料 高强混凝土

王征 郭玉顺

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

国内会议

第二届全国粉煤灰小砌学术技术交流会

青岛

中文

234-245

2004-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