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罂粟碱对大鼠肝热缺血再灌注期微循环影响的活体观察

目的:研究大鼠肝脏热缺血再灌注期应用罂粟碱(PAP)对改善及保护肝微循环的效果,并探讨门静脉途径给药的可行性.方法:选择Wistar大鼠20只,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PAP 3.18mg/kg,对照组:NaCl 4ml;按misra方法复制肝原位热缺血再灌注模型,恢复再灌注后门静脉置管,分别给于PAP、NaCl 4ml;按misra方法复制肝原位热缺血再灌注模型,恢复再灌注后门静脉置管,分别给于PAP、NaCl.通过倒置显微镜活体观察两组用药前、后肝中央静脉管径、肝窦开放数及其血流速度的变化情况;检测血清OSD、ALT、AST、LDH及肝组织病理检查.结果:1、热缺血再灌注期肝中央静脉直径较复制模型前变窄(P<0.05)、血流速度减慢(P<0.05),肝窦开放数减少(P<0.01).2、热缺血再灌注期用药后较用药前肝中央静脉直径增宽(P<0.05)、血流速度加快(P<0.01).肝窦开放数增多(P<0.05).3、实验组SOD水平较对照组增高(P<0.05);ALT、AST、LDH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4、光镜检查:肝窦扩张程度较对照组明显(P<0.05),肝细胞浊肿变性及肝细胞坏死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1、大鼠肝热缺血再灌注期存在有严重的微循环障碍和再灌注损伤;2、PAP能有效改善大鼠肝热缺血再灌注期的微循环障碍,减轻肝组织再灌注损伤;3、活体再灌注期经门静脉途径给药对改善肝微循环效果确切、可行.

肝脏 热缺血再灌注 微循环障碍 罂粟碱 门静脉

吕振海 顾万清 尚培中

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二五一医院普通外科 解放军总医院肝胆外科

国内会议

中国微循环学会第四次全国学术大会

深圳

中文

271-274

2002-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