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线骨盆定位和特征对氟骨症诊断价值的研究
目的:研究骨盆X线征象对氟骨症诊断的价值,提高诊断分辨力和准确率.方法:观察96例硬化型氟骨症和19例硬化型逆转氟骨症X线照片,将骨盆与前臂、小腿骨结构和骨间膜X线征象进行对比分析,反映其诊断作用.结果:硬化型氟骨症骨盆骨小梁改变达95例(98.96%),其次是骨密度改变73例(76.04﹪),骨周骨化仅有31例(32.29﹪);前臂、小腿骨间膜骨化分别为67例(69.79﹪)和52例(54.17﹪),骨小梁改变各有41例(42.71﹪)和44例(45.83﹪),与关节改变基本相同;从0~1(早期)向Ⅲ度发展时,骨盆骨小梁改变较骨间膜骨化早、变易快、程度重,而且由此也影响了骨密度的改变.观察氟骨症X线逆转照片,仅有骨盆骨小梁和骨密度改变出现转归,其他部位和结构未见明显变化.结论:氟骨症诸多不同的X线表现,通过骨盆片较全面、完整的反映出来,具有各部位共同的基本征象,又有特异的敏感指标,包含内容丰富、层次鲜明,充分显示了诊断价值和诊断优势,确立了在氟骨症检查中的首选部位,收到良好的应用效果.同时,骨盆骨小梁改变是骨质硬化的主要结构和内容,比其他征象更为重要.因此,阅读照片应以骨盆为主,前臂、小腿为辅,特别要熟悉骨小梁改变的形态并以此为主线进行多方面观察,才能把握诊断的关键,为及时预防和控制氟骨症提供了科学依据.
氟骨症 骨盆 X线诊断 骨小梁
李亨祥 张华芳
山东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山东济南)
国内会议
哈尔滨
中文
429-431
2003-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