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1995—2002年山东省学龄儿童尿碘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为了解山东省现阶段学龄儿童碘营养状况,通过对这一目标人群尿碘水平的检测,对全省居民碘营养状况作一客观评价,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方法:对1995、1997、1999、2000及2002年5次全省碘缺乏病监测中的1685名学龄儿童尿碘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5次监测学龄儿童尿碘中位数分别为234.1,453.0,276.3,165.6,200.0μg/L;尿碘>100μg/L的百分比分别为75.8%、96.7﹪、86.5﹪、79.3﹪、84.5﹪.尿碘<20μg/L的样本占总样本的1.2﹪,尿碘<50μg/L的占4.6﹪,尿碘<100μg/L的占15.5﹪.不同年龄组及不同性别组的学龄儿童尿碘频数分布均呈向右拖尾的正偏态分布,出现向高值偏移趋势,高峰均集中在300μg/L附近.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学龄儿童尿碘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山东省学龄儿童尿碘中位数及尿碘频数分布水平均达到了国家消除碘缺乏病(IDD)达标判定标准,从学龄儿童尿碘水平分析结果看,食用碘盐未服碘油丸的学龄儿童尿碘水平均能达到国家消除IDD达标判定标准.由此进一步证实:食用碘盐是防治碘缺乏病的最佳选择,随着碘盐质量和合格碘盐食用率的逐步提高,应严格控制碘油丸服用对象与剂量,以防碘摄入量过量导致高碘性疾病的发生.在碘缺乏病区保证合格碘盐的供应,不需采用其它补碘措施,完全可以达到防治碘缺乏病的目的.

学龄儿童 尿碘 碘缺乏病 碘盐

王玲芳 骆效宏 郭晓尉 蒋雯 秦玉平 王欣 黄居梅

山东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山东济南)

国内会议

中华医学会第5届全国地方病学术会议

哈尔滨

中文

255-257

2003-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