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谷氨酰胺酶及非肉蛋白对糜状肉制品质构性能的影响
本文以猪肉为原料根据中心复合旋转试验设计的原理,采用响应曲面法研究了0,1.5,5,8.5,10g.kg<”-1>的转谷氨酰胺酶分别与0,5,20,35,40g.kg<”-1>的大豆分离蛋白、酪蛋白、乳清浓缩蛋白、卵清蛋白组成4个试验组,室温催化反应2h,经85℃300min蒸煮处理后,冷却至4℃,进行质构和蒸煮损失测定.实验结果显示,转谷氨酰胺酶可催化非肉蛋白和肉蛋白质之间的反应,可提高终产品的硬度300~400g,弹性提高0.15~0.3,凝聚性提高0.15~0.2.此外还可以降低产品的蒸煮损失7.5%~10%.而不同的试验组中,酪蛋白处理组对于降低蒸煮损失能力较强,大豆分离蛋白组在改善弹性和凝聚性上作用较强,而卵清蛋白组在提高产品硬度上存在优势.
转谷氨酰胺酶 非肉蛋白 质构分析 蒸煮损失 响应曲面法 肉制品
程巧芬 徐幸莲 周光宏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农畜产品加工和质量控制重点开放实验室(南京)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63-67
2003-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