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区域沙尘暴和群发性强沙尘暴特征分析
本文利用京、津、冀区域内1954~2002年102个站的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此区域内沙尘暴的气候变化特征;探讨了此区域群发性强沙尘暴的认定标准,构建了群发性强沙尘暴序列,并分析了群发性强沙尘暴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京、津、冀区域绝大部分地区是沙尘暴的主要影响区,冀北高原是此区域的易发区和多发区.沙尘暴的发生时间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和季节差异,沙尘暴呈现整体减少趋势,各分区的变化趋势具有相似性,只是在减少幅度上略有不同.近50年此区域共出现了39例群发性强沙尘暴,冀西北高原区和石家庄、保定、衡水、沧州四市交接处饶阳一带是此区域群发性强沙尘暴天气的多发区.多发季节为3~5月,占全年总数的76.9%,其中4月份最多,占全年总数的51.3%.群发性强沙尘暴年代际变化呈现总体减少趋势,其发生次数、覆盖面积均以20世纪90年代为最低值.
沙尘暴 群发性强沙尘暴 时空分布特征 变化趋势
刘学锋 安月改 张梅
河北省气候中心(河北石家庄)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79-186
2003-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