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发病机制

OSAS是睡眠期疾病.患者在睡眠过程中出现反复咽部气道塌陷,直到出现醒觉后终止.气流的下降或停止造成了低氧和二氧化碳的升高,而呼吸性醒觉则造成睡眠结构解体,睡眠被剥夺.虽然这些过程的真正机制还不完全清楚,但目前在其病理生理方面已做了许多工作.近来研究认为,它与心血管疾病,神经行为异常等关系密切,可导致夜间各种心律失常、甚至猝死,也可引起肺动脉高压,而引致呼吸及心力衰竭,因而是一种具有潜在影响生命的临床疾病.通过影象学的研究,可以发现患者咽部解剖结构改变,管腔截面积减少,气管周围软组织增加.在清醒时,可以通过咽扩张肌群活动和神经活性的增加,保持气道畅通;但在睡眠时肌肉活力降低,使上气道产生塌陷,最常发生的部位在软腭水平.流行病学的一些因素,如肥胖、年龄、性别、饮酒等也会增加其产生的机会.本文将目前认为有关的发病机制综合加以介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发病机制 睡眠期疾病 猝死

黄绍光 刘嘉琳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

国内会议

2002上海市医学会肺科学术年会

上海

中文

46-52

2004-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