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研究进展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由多种病因诱发的肺泡和毛细血管膜结构损伤、氧合功能严重障碍,表现为呼吸窘迫和弥漫性肺浸润为主的临床综合征.现在已经从本质上认识到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是急性弥漫性肺损伤,可经气道直接(如吸入胃内容物或毒性物质)或经血流间接(如脓毒症或创伤)的致病因素所致.现在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理解已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已得到了很多关于这一综合征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和治疗的信息,而且也认识到其消散期的意义,为治疗干扰开辟了新的道路.虽然特异性治疗的进展落后于基础研究,但已有的ARDS网可帮助实施通气策略(包括小潮气量的临床试验)等临床验证,减少死亡率达22%.并可期待新的大的前瞻性随机通气和药物治疗去进一步减少这一综合征的死亡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是一个影响内外科病人的常见疾患.近年对其定义的共识,以及在流行病学、自然史和发病机制研究方面的进步,导致设计和试验了很多新的研究方案.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急性弥漫性肺损伤 流行病学 药物治疗
白春学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国内会议
上海
中文
22-25
2004-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