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定位施肥对灰漠土磷肥肥效与形态的影响

通过11年定位试验,研究了灰漠土中土壤与肥料的供肥能力、磷肥肥效的变化,以及不同施肥措施对灰漠土磷素含量、形态转化及有效性的影响.初步结果表明:(1)灰漠土的自然供磷能力为102.3%,呈逐年下降趋势,肥料的供肥能力呈逐年上升趋势,土壤与肥料的供肥能力每年下降和上升3.59%,年度与供肥能力间的关系达显著相关.(2)磷肥平均利用率为25%.随着土壤速效磷含量的提高,磷肥利用率则降低,高量有机肥不能提高磷肥利用率;连续施肥土壤磷素盈余量达到施肥量的60%,不施磷肥土壤磷素亏缺,平均每年亏缺18kg/hm<”2>.(3)长期定位施肥对土壤速效磷变化尤为明显.PK处理土壤速效磷上升了32%,年递增相关性达显著相关;其它单施化肥处理的土壤速效磷均有所下降,尤其是NPK处理下降指数达32%;增施有机肥处理呈上升趋势,年递增相关性达显著水平;连续耕作后,CK处理土壤速效磷的含量达到了一种动态平衡.(4)灰漠土无机磷以钙磷为主,其中Ca10-P和Ca8-P约占无机磷总量的81.5%,是灰漠土的潜在磷库;而有效性最高的Ca2-P仅占2.3%,是灰漠土中有效磷的主要来源;O-P的有效性最差,很难为作物吸收利;连续耕作使单施氮肥或氮钾肥处理的Ca2-P、Fe-P有下降趋势.
灰漠土 供磷能力 无机磷形态 定位施肥 磷肥肥效
刘骅 王讲利 毛端明 桂真 赵秉强 张夫道
新疆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新疆乌鲁木齐) 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北京)
国内会议
第八届全国青年土壤暨第三届全国青年植物营养与肥料科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
福州
中文
188-195
2004-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