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分析三峡水库清水下泄对荆江河床侵蚀的方向
2002年三峡水库将关闸蓄水后清水下泄,无颖下游将发生长时期冲刷,为了防御冲刷带来的危害,本文提出河相关系自动调整可以集中体现在河道断面水面比降的变化上,水库清水下泄后,下游处于次饱和状态的水流,将通过冲刷减小河道断面水面比降,且这一变化处于自动调整状态,建立动态新的输沙平衡.根据这一原理,按照荆江河段特定的河岸和河床约束条件,三峡水库建成运用后清水下泄,上荆江由于受两岸约束河道发生纵向下切深蚀冲刷机率较侧蚀冲刷机率大,是否有必要在分流口建闸控制应值得深思;下荆江由于北面有较的沙土质河漫滩,河流发生纵向下切深蚀和侧蚀冲刷规模都较大,使蜿蜒型河道不会削弱,反而将可能加强趋势,不利防洪和航运,应合理的规定一条蜿蜒整治线,并采取加强护岸的工程措施.
三峡水库 清水下泄 河相关系 自动调整 侵蚀方向 河床侵蚀
方崇惠
湖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武汉)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483-486
2003-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