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荆江与洞庭湖水量分配关系的变化及对防洪的影响

长江出三峡后在宜都与清江汇合,枝城至城陵矶河段为荆江,荆江南岸有松滋、太平、藕池、调弦四口与洞庭湖相通,洞庭湖西南面有湘、资、沅、澧”四水”水系;洞庭湖接纳四水和四口以及汨罗江、新墙河等湖区周边的中、小河流的来水来沙,经洞庭湖调蓄后由城陵矶出口汇入长江.百余年来,由于大规模的围湖造田、河道整治以及其它的工程措施和自然演变,使得洞庭湖大幅度萎缩、荆江和洞庭湖的关系剧烈调整,水量分配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由此导致荆江和洞庭湖区的防洪形势发生了相应变化,最直观的因素是洞庭湖及下荆江河段的水位有较大幅度的上升、汛期尤甚.洪水对该地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威胁较大.本文以大量的实测资料为依据,分析引起该地区水位抬高的多种因素,着重探讨荆江与洞庭湖水量分配关系的变化原因及对防洪的影响.

荆江 洞庭湖 水量分配 防洪

李振林 熊法堂 肖虎程

长江水利委员会荆江局(湖北荆州)

国内会议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文泥沙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学术讨论会

北京

中文

59-62

2003-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