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悬移质含沙量年际变化与人类活动关系初探
河道悬移质含沙的来源是流域上地面的土壤,河道中含沙量的多少,主要取决于流域的水土流失程度,影响流域的水土流失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人类的社会活动.通过对郁江两大支流左江、右江的悬移质含沙量的年际变化情况,论述人类社会活动,即人类生产活动对流域自然地貌的开发利用、人为破坏等程度的不同是造成含沙量差异的主要因素之一.说明国家实施退耕还林政策对于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为了子孙后代留下一个优良的生存空间是非常必要的.今天,在全面实施小康社会建设的战略中,不能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必须做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美化得至良好的协调,这样我们的建设才是成功的.
悬移质含沙量 人类活动 变化趋势 年际变化 流域 河流泥沙
滕培宋
广西水文水资源南宁分局(南宁)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76-179
2003-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