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2003年上荆江出现历史低水位原因分析

2003年2月初上荆江河段出现了历史低水位,多处浅滩碍航,引起水利界和航运界极大关注.依据近50年来水文河道实测成果,详细分析了枝城、沙市水文站水位~流量关系变化和河道冲淤变化,通过分析,2003年汛前最小流量在五十多年系列中排位第八,不是最小流量.从水位上看,沙市站最小流量相差不大时,有很明显的持续下降趋势.得出以下结论:(1)从近期看,上游来水量偏小是出现低水位的主要原因;(2)江湖关系调整导致荆江枯水河槽持续冲刷,长期以来荆江(特别是上荆江)同流量枯水位相应下降;(3)下荆江系统裁弯和葛洲坝水利枢纽蓄水运用在一定时期加剧了荆江(特别是上荆江)同流量枯水位下降;(4)1998、1999两年大水和近三年上荆江大幅冲刷导致了枯水位下降;(5)三峡水库蓄水运用后,荆江将发生长时段冲刷,河床持续下切,上游来水量较小时,历史最低水位还可能创记录,但由于枯季下泄水量显著加大,所以航道将有望改善.

上荆江 水位分析 水文站 流量分析 河槽冲刷 枯水位下降

段光磊 熊法堂 肖华

长江委荆江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湖北荆州);河海大学水资源环境学院(江苏南京) 长江委荆江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湖北荆州)

国内会议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文泥沙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学术讨论会

北京

中文

63-67

2003-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