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杂病论》双向调节研究现状与展望
《伤寒杂病论》创立了辨证施治原则,有着丰富的双向调节思想.本文对《伤寒杂病论》双向调节的理论、实验及临床三方面研究的概况进行了综述及讨论.⑴理论研究:仲景治病的许多法则是通过双向调节以纠正人体阴阳的偏胜偏衰;仲景创立了如此卓有成效的方剂,是从疾病的多层次、病理的多向交叉出发,立足于整体反映出来的”证”,进行多向环节的调节,体现出系统论的观点;⑵实验研究:国内外学者充分利用现代医学的方法和成果对《伤寒杂病论》双向调节思想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主要集中在对《伤寒杂病论》的某些代表方、常用方的药理研究,介绍了桂枝汤、芍药甘草汤、大承气汤、五苓散、炙甘草汤、半夏泻心汤等方剂的实验研究成果;⑶临床研究:介绍了近年来临床研究较为深入的仲景方.最后讨论了《伤寒杂病论》双向调节研究的不足:基础理论研究不足、实验研究多限于传统理论公认的少数方剂,缺乏广度和深度,因而较难形成相对较系统的理论.并提出就理论研究而言,应从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古典学说、中医各家学说等方面进行研究,从中医理论上探索、充实双向调节的内涵;实验研究应充分利用现代自然科学的方法和成果,首先加大对传统理论认为具有双向调节作用的方剂的实验研究力度,扩大研究范围,阐明药物疗效的物质基础和生理生化过程,才是双向调节作用机制研究的关键所在;临床研究应遵循循证医学的精神,按照循证医学的方法和要求,强调研究医学文献获取信息,强调系统分析、综合集成,才能得到科学的结论并最终正确指导临床决策.
伤寒杂病论 辨证施治 循证医学 中医临床
杨丽 林代华
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287-292
2003-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