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超高压变质带的地壳速度结构特征
近十年来,随着秦岭—大别造山带及胶东变质岩地区研究的深入,特别是胶南—苏北地区继大别山之后的含柯石英榴辉岩及蓝闪石片岩属世界上第三条高压—超高压变质(大别—胶南)带的发现及其与超基性岩体一起作为古俯冲带的观点的提出,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选择江苏省东海县作为中国第一口科学钻探场址,对超高压变质带的形成折返、陆—陆碰撞和壳幔作用进行研究.作为该计划的组成部分,国土资源部科技司安排在东海超高压变质带及其周围进行了广角反射/折射地震调查,其主要目的在于研究大别—苏鲁超高压变质带的深部结构及空间展布特征,为进一步揭示该超高压变质形成的动力学过程的研究提供更为详实有力的深部地球物理证据.
地壳速度 结构特征 东海 超高压变质带
王有学 韩果花 姜枚
桂林工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系(桂林)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
国内会议
南京
中文
383-383
2003-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