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依据波动方程波前确定初至波时间和路径

在地表起伏剧烈、山前地区,表层速度横向变化大,确定正确的近地表速度模型是得到高质量叠加地震剖面的关键.常用的确定近地表速度的方法为走时层析反演方法,该方法依据地震正演走时与实际地震记录的初至时间反演出近地表速度.Reshef和Kosloff(1986)等采用有限差分程函方程来计算初至旅行时,Saito(1989)等利用最短路径原理计算炮点与检波点之间的旅行时.当存在低速体或高速体时,射线分布有时不均匀.Vetle Vinje(1993)等人实现了波前构建旅行时计算的方法,该方法的基本思想为:在二维模型中,波前定义为从炮点开始的常数等时曲线,用射线追踪法从前一波前估算新波前,两条相邻射线交于新波前交点的距离大于预先给定的门限值时,插值产生新射线,这一过程一直进行到射线到达接收点为止,该方法适用于连续光滑介质模型,对强速度差、射线临界入射到界面上时,解是不精确的.本文介绍了一种能够适应复杂地表速度结构依据波动方程前确定近地表初至波时间和路径的方法.

波动方程 地震波 传播路径

孙开峰 管路平 叶勇 孙晶梅 董良国

中国石化勘探开发研究院南京石油物探研究所(江苏南京市) 同济大学(上海)

国内会议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19届年会

南京

中文

34-34

2003-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