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梗孢外瓶霉的基因与表型对比分析研究
实验目的:对比分析丛梗孢外瓶霉表型及基因型特征,对该菌种进行基因分类.材料与方法:实验菌株包括外瓶霉标准株、参照株、临床及环境分离株.根据暗色真菌18S rRNA3”端序列及28SrRNA5”-端序列设计了一对引物——NCS1和D12;应用PCR、序列测定等分子生物学方法,经过生物统计分析确定不同菌株及菌种之间的遗传距离;应用微分干涉显微镜、扫描电镜观察疑难菌株的微观形态特征;将表型与基因型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引物NCS1和D12扩增片段为960bp左右,包括18S rRNA3”-端的部分基因,ITS1,5.8 rRNA基因ITS2及28S rRNA5”-端的部分基因;8株不同来源的丛梗孢外瓶霉可分为4个型,这4型菌株与甄氏外瓶霉有交叉现象.根据表型特征8株菌分属4个型,基因型与表型特征基本吻合.结论:不同来源的8株丛梗孢外瓶霉可分为4个型;应用ITS区序列对外瓶霉分类与表型分类方法具有较好的统一性,提示有必要对现有的丛梗孢外瓶霉菌株进行进一步研究.
外瓶霉 丛梗孢 基因 核糖体 表型 暗色丝孢霉病 PCR
李东明 李若瑜 王端礼 王晓红 孔繁荣 马圣清
北京大学皮肤性病中心,北京大学真菌和真菌病中心;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传染病中心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361-368
2003-04-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