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炔类化合物光活毒杀蚊幼虫研究
采用自制的光活化实验装置,在近紫外光照射条件下,测定了11个合成的多炔类化合物对致倦库蚊(Culex quinquefasciatus)4龄幼虫的光活毒杀活性,发现部分化合物对该虫具有明显的光活毒杀效应,其中化合物5(1-苯-4-(3,4)-亚甲基二氧)苯基-丁二炔)光照与未光照处理LC<,50>分别是0.35μg/ml和8.89μg/ml.实验中发现蚊虫先接触药后,再进行光照处理,才能较好地发挥毒效,而且毒杀效应与光照时间呈正相关.模拟田间试验表明,太阳光能显著提高化合物5毒杀蚊幼虫的药效,以0.5μg/ml浓度处理,光照死亡率为81.63﹪,未光照死亡率为11.40﹪.利用抗氧化剂进行猝灭作用试验,间接地证明化合物5的光活毒杀机理是与过氧化作用有关.分析结构与活性关系,发现二苯基一丁二炔衍生物比二烷基取代丁二炔活性高,苯基上不同取代基也影响光活毒杀效果,它们的活性顺序是:亚甲基二氧基>甲氧基>邻硝基>间硝基>甲基酯.
多炔类化合物 致倦库蚊 光活毒杀作用 杀虫剂
万树青 徐汉虹 赵善欢 蒋志胜 尚稚珍 刘准
华南农业大学昆虫毒理研究室(广州) 南开大学元素所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
国内会议
杭州
中文
339-343
2000-03-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