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脑白质的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研究

弥散现象是水分子随机运动的结果,就是通常所说的布朗运动.1965年,Stejskal和Tanner首次描述了测量水分子弥散的序列,即在自旋回波的基础上施加两个对弥散敏感的梯度波.1986年,Le Bihan等将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用于临床,无创性的探测正常和病理组织的特征.目前,弥散加权成像获得越来越广泛的临床应用.在脑梗塞的急性期,水分子弥散受限,弥散能力下降约50%,所以弥散加权成像对于脑梗塞的及时诊断和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有重要意义.另外,其对于脑脓肿和脑肿瘤鉴别诊断,各种脑肿瘤的鉴别诊断,细胞源性水肿和血管源性水肿的鉴别诊断,以及其它感染性脑疾病如脑炎、艾滋病的诊断,也有重要价值.

脑白质 磁共振 弥散张量成像

孙治国 洪楠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放射科(北京)

国内会议

首届全国功能神经影像学和神经信息学研讨会

济南

中文

76-82

2003-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