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遗传标记与甘蓝型油菜杂种表现的关系

本研究用形态学、同工酶和蛋白质、RAPD三种不同水平遗传标记方法分析甘蓝型油菜6个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和5个恢复系之间的遗传距离与30个杂种F1农艺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1)两组亲本间基于同工酶和蛋白质标记的遗传差异<RAPD差异<形态学差异,三种遗传距离相关不显著.(2)亲本平均遗传距离与一般配合力GCA的相关不显著.(3)总遗传距离与株高、角果数和角粒数分别极显著相关、极显著负相关和显著相关,而与产量相关不显著(R=0.253).(4)基于筛选的阳性标记、增效标记的遗传距离和与农艺性状相关性进一步增强,与产量相关极显著,但二者函数具非单调性,不能用于预测产量.而与农艺性状中亲优势相关性仍未得到改善.故不能简单地用分子遗传距离预测杂种表现.

甘蓝型油菜 遗传标记 遗传距离 杂种优势 预测

于澄宇 胡胜武 郭蔼光 张春红 俞延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陕西杨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陕西杨凌)

国内会议

”2003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

南京

中文

251-257

2003-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