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中纬度突发性暴雨的可能先兆特征

基于中纬度突发性暴雨的基本特征,通过对湿位涡(MTV)不守恒过程出现条件的讨论,从理论上证明了:在中纬度突发性暴雨产生前,在那儿,①必定存在着深对流高度范围内迅速趋向于零的过程;②当斜压向量沿广义位温梯度有一分量时,③接近饱和的不饱和层足够厚,达到深对流高度;④并且处于含有大量水汽和液态水的云团和云块附近.通过对1999年合肥二次突发性暴雨多普勒雷达和云图资料的分析,确实证实:二次过程都有满足上述4个必要条件的共同特征.⑤在突发性暴雨生成之前,在合肥上空存在着深厚的双层干区(在多普勒雷达VWP图上表现为深对流高度范围内的二层连续无资料区),首先,随着上层干区顶部的湿冷空气开始下滑,上层干区开始从上到下消失,接着,当下滑空气停止下滑而开始上升时,下层的干区开始消失,最后在二层干区完全消失时,带来突发性暴雨的中尺度对流系统就突然出现.⑥同时在云图上,南下冷锋云带在逼近合肥市分裂成二部分,以至在断裂处几乎没有云和雾,而在周围则存在着含有大量液态水和水汽的二块云团.而在冷锋云带通过合肥后,带来突发性暴雨的中尺度对流系统就在几乎没有云和雾的断裂处暴发.

突发性暴雨 先兆特征 湿位涡 不守恒过程 动力学分析 天气过程

王兴荣 郑媛媛 高守亭 周昆

安徽省气象局(合肥)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

国内会议

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

北京

中文

2190-2192

2003-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