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梅雨锋适应锋生与中尺度双雨带

本文首先对1999年6月23日至7月2日江淮流域的一次强酶雨过程进行了合成分析,概括出了梅雨锋结构的涌流概念模型,即梅雨锋结构是由锋区北部的低空偏东气流所维持的干冷空气舌(冷涌)与南部暖湿空气舌(暖涌)之间相对峙的结果.以此为基础,在湿热成风平衡的约束下,设计了与梅雨锋湿度舌匹配的理想冷空气扰动,并利用物理过程较完善的数值模式,讨论了梅雨锋β中尺度雨带特别是双雨带结构形成与维持的可能机制.环境经向风垂直分布的敏感性数值试验结果表明:在典型梅雨锋环境经向风垂直分布下,高空的北风引起的主雨带北侧范围较窄的强干冷下侵气流对于梅雨锋β中尺度双雨带结构的形成与维持起着关键作用,而该干冷下侵气流的强度与范围与东亚高空西风急流加速调整出的绕急流轴的次级环流强度关系密切.

梅雨锋 β中尺度双雨带 干冷下侵气流

王春明 伍荣生 王元

南京大学中尺度灾害性天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大气科学系(南京) 南京大学中尺度灾害性天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

国内会议

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

北京

中文

1343-1346

2003-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