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喀左县棉铃虫发生与环境关系分析及预测防治技术

本文研究辽宁省喀左县棉铃虫Heliothis armigera(Hubner)发生与天气、气候、生态环境的关系及综合防治措施.采用逐步回归方法组建了二代棉铃虫中期预测式.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定量评价出6月上旬平均气温、7月中旬相对湿度是影响二、三代棉铃虫发生程度的主要因子,并建立了长期灰色灾变预测模式”GM(1,1)”,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对一代蛾峰与天气系统进行了分析,得出蛾峰与锋面天气关系密切.还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筛选出经济、高效的5个农药品种(灭多威等),进行大面积推广;还推广了高压汞灯、杨树枝把诱蛾技术、各种农药填加FZX增效剂1:1为最佳比例及Bt—37生物农药技术,共挽回经济损失9412.8万元.其中一代棉铃虫蛾峰降落与锋面天气和应用模糊综合评判药剂筛选通过了国际联机检索,达到同类研究国际先进水平,获辽宁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

棉铃虫 灰色系统 模糊综合评判 气象预测

孙立德 张殿香 许国庆

辽宁省喀左县气象局(喀左) 喀左县植物保护站(喀左) 辽宁省农科院植保所(沈阳)

国内会议

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

北京

中文

487-491

2003-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