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超高压带含柯石英榴辉岩形成深度构造校正测算
应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大别地区英山县含柯石英榴辉岩、石英榴辉岩及石榴角闪岩中石榴子石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强塑性变形的三类岩石中,石榴子石的超微构造特征存在明显的差异.在含柯石英榴辉岩中的石榴子石位错密度比角闪岩中者低.修正石榴子石材料系数α为0.25,用石榴子石位错密度估算了相对差异应力值,并讨论了在超高压榴辉岩形成和退变质过程中各阶段的变质条件.根据石榴子石位错密度测定的差异应力,结合石榴子石的变形测量,本文恢复构造三维主应力及构造附加静水压力值P<,s>,从柯石英相转变压力P中消除构造附加静水压力值P<,s>之后,利用单纯由重力引起的静水压力值P<,G>换算上覆岩石重力和厚度,获得大别超高压变质带含柯石英榴辉岩形成深度仅为≥32.09~32.11km.因此提出该含柯石英榴辉岩是在这一地壳深处(或稍深一些)受强烈构造作用而形成的新认识.同位素的系统资料分析表明,大别地区榴辉岩系地壳成因,这对于榴辉岩是壳内产物的认识提供了更进一步的证据.
超高压变质带 成岩深度 柯石英 榴辉岩 构造附加静水压力 构造校正测算 同位素 透射电子显微镜
吕古贤 陈晶 丁悌平 李晓波 刘瑞珣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 北京大学电子显微镜实验室(北京) 中国地质科学院同位素地质开放实验室(北京) 中国地质矿产信息研究院(北京) 北京大学地质系(北京)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09-120
2003-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