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超高压岩石形成的碰撞力学机理
该文提出研究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岩的构造成因--不规则边界的点碰撞模型。简要分析大陆碰撞的动力过程和构造运动引起的粘性流体中的粘性应力和平均动压力随岩石物性的变化规律,探讨构造附加压力对超高压的贡献及对成岩深度和折返机制的重要意义。针对大别山造山带点碰撞的构造特征进行的计算表明,造山带碰撞方向的压应力较之周围至少被放大了4~6倍?岩石介质的流变学分析表明,岩石圈上部的高粘度性质决定了其在构造活动期间增温效果显著,但增压效果有限;而粘性较低的岩石圈下部则增压效果明显。为此,在下地壳与上地幔之间的低粘度带内有可能发生超高压变质作用。
大别山 超高压岩石 点碰撞机制 构造超压 粘性流体
武红岭 董树文
中国地质科学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 中国地质科学院(北京)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50~57
2000-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