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苗地区打鹿砂层之成岩作用与储集层之间关系

新竹、苗粟地区是台湾最重要的油气生产区,而打鹿砂层更是主要的生产层,该研究即是以竹苗区打鹿砂层为目标层,针对几个主要构造研究其成岩作用与油气储集的关系。经由井下资料建档、绘制连井线图、电测资料分析,研究区域性之地层深度、厚度与砂层孔隙率分布,以了解竹苗区打鹿砂层之储集性质,此外并进行成岩作用分析,包括岩石簿片分析、X光绕射分析与SEN分析,最后由成岩程序研究以探讨成岩作用与储集层之关系。研究结果显示竹苗地区之打鹿砂层依岩性共可分为三区:(1)副石英砂岩与次长砂岩区(2)泥质砂岩区(3)次长石砂岩区。竹南、崎顶区以泥质砂岩为主,其砂岩之黏土间质以碎屑性为主,易造 成油气在垂直方向移栖之阻碍。铁砧山与白沙屯以次长石砂岩为主,岩层中之长石颗粒易被溶蚀形成次生孔隙,孔隙间自生性黏土矿物的种类与产状亦影响油气之储集。
打鹿砂层 成岩作用 储集层特性
周定芳 庄恭周 纪文荣
中国石油公司探采研究所(台湾苗粟)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46~58
1998-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