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HIRFL现状和发展

本文简要回顾了兰州重离子加速装置(HIRFL)的结构,建造过程,所遇到的主要技术问题,如扇形磁铁的制造、真空室的研制、大功率高稳定度真流电源的研制等;从1989年开始投入运行后的运行状态,已加速离子的种类,运行效率等;同时概述了在该加速器上所做出的主要成果.此外,介绍了这些年来所做的加速器的改进工作,例如ECR离子源的研制,发现了一个新的工作模式,使离子束产额明显提高,所研制的10GHz和14.5GHzECR源达到世界同类ECR源的先进水平.目前,一个超导新ECR源正在研制之中.使用ECR源及相应的束流输运系统替代原有的内离子源PIG源,给加速器的运行带来了许多好处.针对加速器系统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如注入器SFC,由于历史的原因存在的真空度偏低的问题,严重地影响了较重离子的传输效率,经过理论上的计算和做了许多方案的调研和比较,确定了双层真空室的最佳选择,目前该真空室正在工厂加工.两加速器之间的新聚束器也正在研制之中,它投入使用后,将大大改善两加速器间束流的纵向匹配,提高束流效率等.在现有的兰州重离子加速器上做了大量物理工作之后,1997年,在该加速器上又建成了放射性束流线装置(RIBLL).它有大立体角,高的动量和电荷态分辨等优点成为研究当前核物理的前沿--放射性束物理的得力工具.目前,物理学家正在RIBLL上紧张地做工作,力求出一批高水平的成果.作为新的发展,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HIRFL-CSR)已经国家正式批准立项,本文简单地叙述了该装置的结构、特性,它将把现有加速器加速的离子能量提高一个量级,束流品质大大提高.它将对放射性束物理的深入研究、交叉学科研究、原子物理研究以及应用物理研究等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兰州重离子加速器运行10多年来已经出了一批可喜的成果,利用现有的放射性束流线装置力争能做出一批高水平的实验,为2004年冷却储存环建成后得到丰硕的成果奠定基础.

重离子加速器 ECRIS 放射性束流线 冷却储存环 束流输运

王义芳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兰州)

国内会议

中国物理学会粒子加速器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暨成立20周年学术报告会

扬州

中文

112-121

2000-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