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河道整治的发展和展望
香港位处亚热带季风区,平均每年降雨约2000mm.因为季节雨量分布极不平均,加上一系列的人为因素,包括都市化造成土地利用改变、排水设施不足、垃圾或沙石堵塞河道等等,很多低洼地区在暴雨过后便出现水浸,严重影响当地居民生活和造成庞大的经济损失.有鉴及此,香港政府于60年代以前便积极整治河流.发展至今,整治的范围已遍及香港大部分的河流.初期的整治工程,着眼点是防洪,全由水文和工程的角度去考虑,使用最简单、直接的方法解决洪患.随着香港公众对环境的醒觉,近期的河道整治工程除了防止洪患外,还要顾及环境美化和生态保护等问题.研究香港近40年来河道整治工程的发展,分析不同时期整治工程的特色,并从中总结经验以助香港能更有效地去管理宝贵的河流资源.
河道整治 防洪 环境美化 生态保护 香港
伍世良
香港中文大学地理与资源管理学系(香港)
国内会议
延安
中文
54-57
2003-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