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湖北武当山区土壤侵蚀景观成因机理研究

尽管”长治工程”在丹江口市有较大的投入,从多时相的遥感影像上发现,武当山区土壤侵蚀景观结构为斑散布型,斑的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地带性,斑与基间进行了强烈的土壤流交换,局部地区水土流失仍在加强.人类活动与水土流失间的关系复杂,具体表现为缓变性与突变性、可避防性.人类活动是影响武当山区水土流失的主要因子.

多时相遥感 空间地带性 人类活动 土壤侵蚀 水土流失 景观结构

王少军 张志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武汉)

国内会议

第八届海峡两岸水土保持学术研讨会

延安

中文

113-116

2003-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