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韧性剪切构造演化及其对金成矿的制约——以青海野骆驼泉金矿为例

通过对青海野骆驼泉金矿含矿构造带、矿床地质和流体包裹体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矿床明显受三级构造系统控制,存在着三期构造—流体—矿化模式.早期的韧性剪切作用是晚加里东造山的深层次塑性流变产的物,赋存于碎斑石英中的高密度、中—低温含CO<,2>流体作用导致金的初始富集;主成矿期发生在脆-韧性剪切变形阶段,产于大量含金构造透镜体,为地壳较浅层次压扭性应力作用产物,以富含成矿物质的富液相流体为主,晚期发育的脆性裂隙为造山作用之后地壳浅层及近地表条件下张扭性应力作用结果,指示构造活动和矿化已接近尾声.

韧性剪切带 构造演化 野骆驼泉金矿 青海 矿床地质 流体包裹体

丰成友 张德全 佘宏全 李大新 徐文艺 苏亮红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 青海省地质调查院(青海西宁)

国内会议

第七届全国矿床会议

西安

中文

582-585

2002-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