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机清洗消毒前后细菌培养结果及其机械性能的比较
目的:通过比较麻醉机清洗消毒前后的机械性能和细菌培养结果,以期探讨麻醉机清洗消毒技术的可行性与必要性.方法:麻醉机清洗消毒前后测试其汇漏量和机械顺应性,并设定潮气量(V<,t>)500ml、通气频率(f)14min<”-1>,于”Y”型口处以琼脂培养皿收集通气气流10分钟内含菌量并进行培养计数.将麻醉机呼吸回路各部件拆解后取样细菌培养,浸入清洗液中祛污、清洗后浸入消毒液中浸泡消毒20分钟,消毒完毕再次取样细菌培养后装配麻醉呼吸回路,整机装配完成后再次测试泄漏量和机械顺应性.麻醉机命名用1个月后重复对上述部位采样细菌培养.结果:麻醉机清洗消毒前其内部回路中检出黄杆菌ⅡB群、棒状杆菌、枯草杆菌及酵母菌等,细菌污染率达65﹪,且菌落数量21~∝cfu/cm<”2>;其10分钟通气气流中含菌量分别为1~8cfu/皿.麻醉机使用1个月后已有细菌检出,使用频率愈高则细菌检出率愈高.清洗消毒后麻醉机机械性能指标明显改善.结论:麻醉机清洗消毒技术极大的减少了由麻醉机所造成的医源性交叉感染,使麻醉机的机械性能得到改善和提高,延长机器使用寿命.
麻醉 细菌 麻醉回路 消毒 交叉感染
孙岩军 邹宝波 王强 高良 景亮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麻醉科(南京市)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感染管理科(南京市) 上海梅山医院麻醉科(南京市)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检验科(南京市)
国内会议
安徽屯溪
中文
39-42
2002-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