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门脉显像的方法和临床意义
目的:建立直肠-门脉核素显像的方法,研究直肠-门脉显像对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肝硬化患者行直肠-门脉显像64例,男性54例,女性10例,年龄26—75岁,平均52.4.其中乙肝后肝硬化51便,酒精性肝硬化8例,血吸虫性肝硬化2例,乙肝合并丙肝3例.肝功能临床确诊为代偿期17例,失代偿期48例.伴腹水26例,脾肿大30例,脾肿大同时伴腹水18例.显像方法:患者禁食3小时,肛管插入导管深度为20cm,注入<”99m>Tc-MIBI740-1110MBq(20-30mCi),0.5小时后行下胸部—腹部静态显像(单探头SPECT,Siemens Dicam型),探头覆盖心、肝、脾和肺下野,划定心、肝感兴趣区(ROI),计算心肝比值(H/L)和心脏分流指数(S.L),计算公式为:H/L=经面积校正后的肝区ROI计数/经面积校正后的心前区ROI计数;SI=心前区ROI计数/心前区ROI计数+肝区ROI计数×100﹪根据肝功能状况,将所有患者H/L和SI资料分为失代偿和代偿组,两组的H/L和SI值的均数据分别作Z检验.
核素直肠-门脉显像 肝硬化 并发症 预后
童冠圣 樊军 陈建国 李征
北京铁路总医院核医学科
国内会议
吉林市
中文
26-27
2002-06-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