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32>P胶体制剂体外诱导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凋亡的研究
目的:观察放射性<”32>P胶体制剂在体外诱导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周期变化、发生细胞凋亡的现象,建立其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曲线,探索合适的临床给药剂量.方法:将<”32>P胶体加入A549细胞培养体系,以0.0~0.5GBq/L不同初始放射性浓度进行内照射,采用Giemsa染色、透射电镜、末端原位标记(TUNEL)等方法进行凋亡细胞的形态学、超微病理、生化特征检测,应用流式细胞术定量检测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周期变化.结果:受照各组细胞出现照后72h左右的兴奋性表现,期间各定性、定量方法均未检测到细胞凋亡,照后96h起各受照组检测不同程度的凋亡,对照组未检测到明确凋亡改变.照后96h至144h不同时间点上各受照组细胞凋亡率与加入初始放射性浓度呈正相关,相同初始放射性浓度在照后96h至144h各时间点上呈现以照后120h为峰值的曲线关系.S期+G<,2>-M期细胞比率在照后96h以内呈上升趋势,之后逐渐下降.结论:在较低剂量范围内,内照射可以诱导体外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发生72h以后的迟发相凋亡(增殖性死亡),细胞凋亡率与内照射初始放射性浓度呈正相关.提示降低临床实体瘤内照射给药剂量也可以达到有效杀伤肿瘤细胞;抑制其增殖活力的目的.
非小细胞肺癌 放射性核素 <”32>P-胶体 细胞凋亡
刘龙 童冠圣 王宇 刘璐
铁道部北京铁路总医院
国内会议
吉林市
中文
22-25
2002-06-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