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后遗症康复程序化治疗探讨——附200例临床分析
目的:脑血管疾病是一严重危害人们身心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它发病率之高,留下后遗症频率之大令人生畏.本文针对目前脑卒中后遗症治疗中重治疗、轻康复的现象,提出了规范化,科学化的康复程序化治疗.方法:200例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程序组和对照组.在神经科常规药物治疗(如钙离子拮抗剂、抗血小板聚集、血管扩张剂、利尿剂、脑细胞赋活剂等)基础上,康复程序组配以运动疗法,心理治疗.具体操作方法是:1.肌肤按摩及手阻力抗衡训练;2.站立训练;3.步行训练;4.上楼训练;5.基本生活功能训练;6.健康知识教育;7.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最后对照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临床疗效进行评分,并做统计学处理.结果:程序化治疗组在基本治愈、显效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总有效率达90﹪.结论:根据现代医学模式理论,打破了传统治疗脑血管病后遗症的局限.采用了以药物治疗为基础,运动治疗为中心,增强功能为出发点的康复程序化治疗,建立了新的脑血管疾病治疗模式.局部按摩可以用固有感觉刺激,加速诱发运动反应或建立运动兴奋的痕迹;运动疗法可使肌力改善,而肌肉和关节的运动反过来向中枢神经系统提供大量本体感觉的冲动输入,使病灶尚未安全坏死的神经细胞兴奋性提高,而有利于恢复正常功能,同时促进侧支循环式轴突突触联系的建立,促进病灶周围神经细胞发挥代偿作用,有一定的意义.笔者认为此法简便易行,适用于基层卫生机构,值得推广应用.
脑卒中 后遗症 康复治疗 康复程序化
徐辉 刘敏
新乡铁路医院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25-27
2002-06-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