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论毫米波局部照射的远位效应

为了证实临床上毫米波在局部照射后可引起远位脏器或组织发生反应,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动物实验及临床观察.方法:动物皮肤局部照射(毫米波发射窗口距离皮肤8~10mm),之后取动物组织或脏器进行检测.毫米波功率、频率、照射次数、间隔时间各个实验有所不同.脏器、组织检测采用了目前较为先进、确定的、公认的检测方法,如光镜,电镜,DNA定量分析,组化,免疫组化,高效液相(HPLC),TAS,RIA,RBA,畸形学分析,精神行为测试等.结果:证明毫米波局部照射确可引起远位脏器有所改变(骨髓中巨核细胞出现核固缩,睾丸精管中巨核细胞形成,肝脏中肝糖含量有波动性改变,肝中cAMP、cGMP及6-磷酸葡萄糖酶活性有改变;血中有形成份量上有改变…).当孕鼠(怀孕1~2天)进行照射后,发现卵胚表面有变化,有关着床酶的活性下降.孕鼠孕后6~15天进行照射者,其子代未发现畸形,但学习记忆能力有所下降.结论:肯定了毫米波照射有远位效应.此项结论为临床应用毫米波局部照射(可以影响远位脏器,组织,功能代谢)奠定了理论基础.

毫米波 局部照射 远位效应

郭鹞

西安第四军医大学放射医学教研室

国内会议

中国电子学会生命电子学会第四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暨全国医疗电子学术交流会

北京

中文

1-4

2001-05-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