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成果鉴定中介机构质量管理体系的研究
我国科技成果鉴定体制从50年代诞生以来,已走过了40年的历程.在此期间,对该体制已经进行了三次重大调整和改进.但由于历史的原因,该体制仍然带有浓重的计划经济色彩.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各项体制改革的深化,科技成果鉴定体制不适应市场经济及科技发展需要的状况日益明显.因此,借鉴国际经验,探索建立符合我国国情,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科技发展规律的科技成果鉴定制度势在必行.科技部2000年重点科技项目《科技成果鉴定体系的研究》又一次拉开了我国科技成果鉴定制度改革的序幕.本次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是合理界定政府在科技成果鉴定中的职能,引入市场机制,将一般科技成果的鉴定工作逐步过渡到,由具有法人资格、具备科技成果鉴定业务资质的中介服务机制承担.为此,政府将推出一系列政策和法规实施宏观调控,而具有业务资质的中介机构,如何提供鉴定委托人满意的科技成果鉴定服务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以从事科技成果鉴定工作的中介机构为对象,研究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要求,及构造质量管理体系过程模式.
科技成果鉴定 中介机构 质量管理体系
刘宇
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工商管理分院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238-250
2001-06-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