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加入”世贸”我国中药产业的优势、差距及对策

中国加入WTO后,中药产业面临机遇和挑战.美国FDA事件和日本汉方医药的发展,无一不说明我国中医药发展的滞后.笔者对加入WTO的优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讨论,认为中药现代化是中药科学技术的一个系统工程,要全面提高.中药产业的落后,主要是科研设计、临床评价与国际要求的偏离,可控性差,可信度低.仅在成品中,仅用一两个定性反应,来确定某产品质量上的优劣、真假,用药上的有效、无效是不科学的.由于工艺标准的易操作性(难度低),又导致生产设备、检测设备和工艺技术的落后;由于崇洋媚外、重西轻中,而导致了重仿轻创,忽视了发挥我国中药之专长进行国药的开发,从而导致了国际认可的成药寥寥无几,这是我国中药产业与国际要求的偏高,无法提供FDA所需要的资料和国际对中医药还未达成共识造成的.在对策方面提出了要进一步修订药材、药品质量标准,特别是可控标准的制定和先进的检测方法;要扶持一些有前景企业的GMP达标认证与国际接轨;要加强资产重组,加强产品研发,提高企业后劲和竞争力;要有计划、布局合理的建设成药中间体生产企业,并制定质量可控标准,确保药物资源的有效利用.如:中药粉料、浸膏、挥发油和某些单体成分,像西药制剂那样进行有效投料,确保质量上的稳定.中国是中医药的起源地,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中药产业困难是暂时的,前景是无限的.

中药产业 WTO 中药保健产品 中药研发

党学德 金继鑫 郑书成

陕西省柞水县凤镇中心卫生院 陕西省商洛地区药检所

国内会议

中国中医药发展大会

北京

中文

610-612

2001-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