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望目辨证”研究,促进中医诊断客观化
笔者从”望目辨证”方面谈谈促进中医诊断客观化的思路.1.”望目辨证”是观察双眼白睛特微和白睛血络特徵出现的部位、形态、颜色、长度、宽度、浮沉、相互关系及变化,以中医脏象理论为根本,辨析脏腑疾病证候的诊断法,具有《内经》理论基础、古代医家论述基础及临床实践基础.2.”望目辨证”主要具有下列特点:(1)白睛特徵及白睛血络特徵构成医者得出客观临床诊断的要点.(2)理论与脏腑分区不同于”五轮八廊”,是笔者在《内经》及古代医家基础上结合学医四十年、约二十万人次临床实践发掘、总结得出的,有继承,也有发现.(3)能抓住疾病的”证候”.(4)既可及时反映身体内在情况,又不易受昏厥、饮食、运动、化妆等因素影响.3.笔者提倡在当前用肉眼观察的基础上,运用模糊控制理论和人工智能等现代化高科技手段,使本来已能客观表现病证特徵的”望目辨证”诊断法具有客观的观察、采集方法与论述方法.若将此原理推及舌诊、脉诊,若将西医相关理化检查结果也赋以中医诊断学意义,将可使中医诊断全面实现数字化,定量化,从而促进中医学诊断客观化.
中医诊断学 望目辨证 临床诊查数字化 客观化
王今觉
中国中医研究院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308-310
2001-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