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振兴中医必须建立现代中医理论新体系

在临床实践基础上总结升华而形成的中医学基础理论,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它具有实践性、哲理性、整体平衡性、系统性、融合性和先进性等特点.但在人类认识自然,认识世界的过程,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许多自身的局限性,中医理论超常稳定、笼统含混、涵盖不全,至今未能从抽象的哲学与具体的医学交织中独立出来,导致病证分类不清,无法囊括现代病谱,只注重整体平衡和思维假说,轻视实验验证,忽视机体局部变化,诊疗手段落后,无法与现代西医并驾齐驱.治疗上仍以丸丹膏散为主,缺乏高效速效的新剂型,尤其对急症的抢救,仍措施缺乏,手段不力,限制了中医的飞跃发展.中医理论体系是中医学术之根本,振兴中医必先行振兴中医学术理论.为此,建立现代中医理论体系迫在眉睫,要在全面继承的基础上,发扬光大,改革创新,体现辨证分型与辨病分证相结合,整体调控和特异性治疗相结合,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大胆移植新思路,以唯物观、辩证观、系统观、天地人相应观为核心概念,以阴阳、五行、经络、精气神、病因病机等学说为基本内容,以六经、五脏、十四经脉为基本框架,以客观化、定量化了的四诊为基本诊法,以辨证、辨症、辨病三个层次的概念系统为辨证、诊断、推理的方法,建立与病、症、证相适应的治疗法则,科学客观地评价对病、证、综合征的最佳治疗方案,形成一整套有别于传统中医和西医的现代中医理论新体系,使中医学以新的姿态走出国门,闪烁出应有的灿烂的光彩.

中医药现代化 中医理论新体系 中西医结合 中医诊疗体系

宋会臻 赵锡麟 马丽娟

山东省莒县中医医院

国内会议

中国中医药发展大会

北京

中文

181-184

2001-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