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中西医结合诊治消化病研究的新进展

本文综述了近十年来中西医结合在消化系统疾病的医疗科研和治疗的新进展.文中首先论述了中西医共同探讨消化病病因病机及证治规律.如中医肝郁脾虚、气滞血瘀证与现代医学提出的攻击因子和防护因子失调相似之处;中医的肝胃不和与肝汁的返流的临床表现相似等等.第二,关于辨病和辨证相结合,形成中西医结合的诊断模式.我国已相继制定出有关消化疾病,如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肝硬化等中西医结合辨病和辨证结合的诊断标准,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如西安中医消化病研究院十多年对胃、肠、肝、胆采用西医诊断病、中医辨证治疗,专病专证专方为主的方法,取得了可喜成果.第三,消化系疾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显著提高.如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胃癌前期病变,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改善和病理改变较西药快而显著,在肠病方面、肝、胆、胰等方面,都显示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卓著效果.第四,将脾胃理论研究与消化系统疾病防治结合起来,创造新的中西医结合防治理论和实践.脾胃理论虽与多系统器官功能有关,但与消化系统关系最为密切,近年来在消化系统疾病中对健脾益气、调理脾胃方面的临床应用和药理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如在能量代谢方面,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健脾益气方药可促进机体的能量代谢,增强体力和应激能力.第五,综合了发扬中医药整体治疗的观念,充分突出其优势,对治疗消化系统病将有突出成果.本文最后指出虽然中西医结合取得不少成果和进展,但与要求的距离相差很远,在21世纪要抓住重点,认准突破口,狠下功夫,共同推动中西医结合的全面发展.

中西医结合 消化系疾病 临床诊断模式 疗效分析

田养年

西安中医消化病研究院附属医院

国内会议

中国中医药发展大会

北京

中文

339-342

2001-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