麋鹿茸角应恢复药用
麋鹿(俗称四不像),百年前惟中国独有,其脂、茸、角入药,自汉至清历代医药古籍均记述其功效.李时珍论:梅花鹿茸角补阳;麋鹿茸角补阴.宋《杨氏家藏方》以两者茸或角各等份配成”二至丸”,治疗多种妇科虚症.北京同仁堂制售的”北麋鹿茸安坤赞育丸”,主治月经不调等妇科疾病,疗效甚好.但至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北京时,将自元、明、清续建的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当时内有麋鹿200余头)杀劫一空,从那时此种动物竟从我国绝迹.自1985年英国朋友先后两次送还我国麋鹿40头后,由于精心饲养繁育,已发展至千余头.全世界达近万余头.近些年来,我国有关部门的科学工作者对麋鹿及其药用价值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取得可喜的成果.特别在对麋鹿与梅花鹿的鹿茸、角成分、药理作用等方面的分析研究中取得了相关数据,证实了麋鹿茸角中确实含有雌激素.经妇科专家柴松岩教授用于阴虚、雌性激素低下的闭经、不孕症、更年期综合征等临床科研试验,证实确有较好疗效.雄鹿生茸角,每年必脱角一次,无须杀戮,其自然脱落的角如不加利用,不仅造成药材资源的浪费,而且由于饲养者得不到经济补赏,还会间接地影响着麋鹿种群的继续扩大繁育,形成恶性循环.为此建议:麋鹿茸角应尽快恢复药用,国家药典应将麋鹿茸角相应收入;以利加速繁育,扩大药源.
麋鹿茸角 药用功能 临床药理 妇科虚证
饶成刚 杨光
北京自然博物馆、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333-335
2001-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