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对锡在钢铁中的作用的认识和利用初探
对广西贺县铁屎岭遗址出土的铁钱及炉渣的检测,发现了含锡0.4~2.5﹪的含锡铁钱和冶炼含锡15﹪的高铁硬头的炉渣.上述事实表明该遗址系利用锡冶富渣熔炼的高铁硬头与其它地方运来的生铁配合来铸造”夹锡钱”,从而证实了夹锡钱是铁钱、其铸造目的是利用锡等元素对钢的危害作用来防止辽和西夏利用宋的铁钱炼钢制造兵器的记载,揭示了中国古代在冶金技术领域的又一项重要发明.文献显示,含锡铸铁的使用可能不仅仅局限于铸钱.含锡与不含锡铁钱的数量比,可能反映宋人对锡在钢中的危害作用的定量化认识.
钢 夹锡钱 出土文物 含锡铸铁
李延祥 周卫荣
北京科技大学 中国人民银行钱币博物馆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821-824
2002-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