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药物紫堇啡碱的电子结构与活性部位的理论研究
用量子化学密度泛函的计算方法,在B3LYP/6-31G的水平上对抗癌药物紫堇啡碱的电子结构与活性部位进行理论研究,通过对紫堇啡碱的4种异构体的电子结构与相关性质的比较,发现取代基OH的位置对异构体的电子结构及活性部位的影响比较大.理论研究结果表明:(1)4种紫堇啡碱异构体的LUMO轨道的能量都相当高(接近0),表明其电子亲合势相当小,不易发行受电子作用.(2)4种异构体电子结构的主要区别是HOMO轨道组成与能量,具有抗癌活性的异构体I的HOMO能量最高,因而容易发生供电子反应.(3)基于HOMO的电子云分布,对于轨道起主要作用的反应,其活性部位是在与OH直接相连的C原子附近.(4)除了N原子外,最大的负电荷布居在C7的位置上,可预示它是亲电取代反应的活泼部位.计算得到的几何结构与实验数据较好地符合,其研究结果可作为抗癌药物紫堇啡碱药理分析的理论参考.
紫堇啡碱 电子结构 量子化学 抗癌药物 密度泛函理论 活性部位
刘学文 沈勇 彭文烈 郑康成 云逢存
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广州)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州)
国内会议
长春
中文
386-391
2002-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