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液化和反复流动的本构模型
流动液化(flow liquefaction)的成因是松散散体材料的剪缩特性.反复流动(cyclic mobility)则与散体材料的剪缩和剪胀两个方面的特性有关.根据材料密度和外加围压的不同,这两种破坏机理可能在同一种土中发生.然而,主要由于缺乏一种统一的用来描述散体材料剪缩和剪胀特点的基本框架,在当前的实践中,这两种破坏机理被人为地割裂开来.用统一的方法处理这两种破坏机理的关键在于正确地模拟土的剪胀性(dilatancy).经典的应力剪胀性(stress dilatancy)理论无法做到这一点.与状态相关的剪胀性(state-dependent dilatancy)理论认为剪胀性必须既与材料的应力状态而且还与材料的内部状态有关.利用与状态相关的剪胀性理论和临界状态理论能够做到只用一套材料参数即可在相当大的材料和应力状态范围内,同时有效地模拟流动液化和反复流动这两类散体材料在地震作用下变形和破坏的主要模式.本文将介绍这种统一的方法以及建立在该方法之上的一个砂土本构模型.
流动液化 反复流动 本构模型 岩土地震工程
李相菘 明海燕 蔡正银
香港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系
国内会议
南京
中文
3-18
2002-04-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