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个中国固有绵羊品种的群体遗传学分析
从30个随机物中筛选出5条引物,对哈萨克羊、蒙古羊、兰州大尾羊、同羊、大尾寒羊、小尾寒羊共六个绵羊品种的基因组进行扩增分析,然后用六种聚类方法(欧氏距离、夹角余弦、皮尔逊相关、车贝雪夫距离、街区距离、明考夫斯基)进行聚类,结果表明,分布在我国西北部的绵羊品种以及大尾寒羊在大多数情况下总是先聚在一起,相对分布于中原地带的同羊、小尾寒羊总是和西北部的品种间距离较远.同羊和小尾寒羊之间距离也很远,较接近品种志中的记载.六种聚类方法均可.
绵羊 RAPD 聚类 遗传分析
雷雪芹 河南科技大学(洛阳) 陈宏 河南科技大学(洛阳) 陈玉林 河南科技大学(洛阳) 郭满才 河南科技大学(洛阳) 袁志发 河南科技大学(洛阳) 雷初朝 河南科技大学(洛阳) 孙维斌 河南科技大学(洛阳) 李瑞彪 河南科技大学(洛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杨凌)
国内会议
绍兴
中文
81-84
2001-11-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