镀金、镀镍、镀锡材料表面微动电特性研究
初步的研究表明,常用的触点材料(镀金、镀镍、镀锡)经过长期的室内自然暴露后在表面生成了离散的呈岛状分布的腐蚀产物。该文对长期自然暴露后镀金、镀镍、镀锡表面的腐蚀产物进行了微动电接触特性实验。发现在自然腐蚀产物的表面初始电阻高于通常的失效标准(10mΩ),有的甚至达到0.1Ω。当岛状腐蚀产物在微动过程中被逐渐磨掉后,接触电阻也由跳动渐渐降低至有效值。然而,当磨损碎屑堆积在微动痕迹附近时,或者腐蚀产物仍然在接触区内,接触电阻会严重升高,甚至开路。腐蚀产物的去除与腐蚀物形貌和机械特性直接相关,尘土颗粒和有机污染物在电接触失效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触点材料 微动电特性 电接触失效
周怡琳 章继高
北京邮电大学电接触科研室
国内会议
厦门
中文
302~307
2000-11-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