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辽河东部凹陷走滑构造特征及其油气富集条件

对走滑构造的研究始于该世纪初。早期主要以对天然地震等成因的小平移断层进行观察描述为主,对大区域或全球范围的走滑构造认识较少。1956年Moody和Hill发表的“据断 层构造学”(wrench fault tectonics)可看作是走滑构造研究的经典文献。六十年代以来兴起的板块构造理论,特别是转换断层概念的提出,揭示了众多地球上以往尚未被认识到的大型走滑断裂。七十年代后,走滑构造更多地应用于对盆地及造山带演化、油气圈闭形成等的解释。与此相关的国际性学术会议纷纷举行,国际岩石圈 委员会在九十年代还成立了“大陆岩石圈的走滑断层”研究组,以期取得更加系统深入的研究成果。

走滑构造 油气富集条件 辽河 沉积盆地

孙红军 祝永军 肖乾华 陈振岩

中油辽河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国内会议

中国石油学会油气盆地研究新进展学术研讨会

九江

中文

1~7

2000-05-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