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甾体类手性分子钳的合成及其手性识别性能研究

分子识别是生物体系的基本特征,并在生命活动中起着中心作用。近年来,人工分子识别己从对阴、阳离子及中性分子的识别向手性分子的识别发展。分子手性与生命活动密切相关,Paster早就指出,分子手性是生命起源的指示灯,是生物化学的第一原理<””1”>。生物分子如蛋白质、核酸等都是手性分子,因此手性识别在生命过程中极其重要。手性分子的重要性不仅表现在生命科学领域,而且在功能材料、新技术的研究等领域均显示出诱人的前景,所以对手性分子的识别性能研究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氨基酸是与生命相关的重要分子,对其识别性能的研究受到广泛的关注。多种大环冠醚、环糊精、环番等对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的对映选择性识别已有较多的报道。但甾体大环和甾体分子钳(分子裂缝)对氨基酸类客体的手性识别却报道甚少。雌甾类分子钳及其手性识别迄今在国内外均未见报道(除我们研究组的工作外)。胆甾类分子钳的手性识别研究也尚不多见<””2”>。因此我们在甾体分子钳的合成及其手性识别性能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性的工作。设计合成了两大类新型的甾体钳形受体,考察了其对氨基酸甲酯的对映选择性识别性能。测定了包结配合物的结合常数和结合自由能变化,探讨了识别机理。

甾体 分子钳 手性识别

陈淑华 杨祖幸 薜翠花 李东红 牟其明 赵华明

四川大学化学学院

国内会议

全国第十届大环化学、第二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

成都

中文

273-274

2000-11-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